基建礼赞
>>潘律、王博、周昕共同项目
META项目空间, 上海
徐汇区五原路212弄7号
开幕:2016年10月29日6-8点 基建是否需要被赞美?经验上它代表着机械的、理性的、朝向未来的速度。这种功能性的系统如何变成一种美学,为什么需要化身为崇高之物让人民赞美,是这个项目首先的问题。当敬献哈达的西藏平民面向的并不是作为领袖的符号或者是还未被去魅的自然,而是群山中穿过的青藏列车时, 这是一种怎样的自然,还是文化?也许我们是要像唐娜·哈拉维将苔藓地衣都赋予能动性一样来宣称:我们就是基建。 本项目对基建的关注脱离了简单的对于乏味事物的兴趣,也并不执着于基建的可见或不可见。[1]作为一种大型技术系统,基础建设首先提供了生产资料如能源、水或废物的运载通道,更进一步则是当代信息社会的数据流通的物质形式。作为实体的网络结构,它们决定了其中物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近年来以投资基建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开始“深入世界”[2]的阶段性方法,无论是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还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都成为了中国和亚欧大陆上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形成区域贸易的结构基础。 但是本项目还是希望暂且搁置艺术对于与此相关的非物质和推演性现实的着迷,以及当代人类学和媒体研究中对于『新物质主义』的兴趣,而是通过特殊时期的历史图像以及它们在当代的幽魂,来尝试解释物质和能量进入权力结构的变形记。有关基建的论述自然可以参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而我们发现,大量在解放初期生产的官方视觉图像也在向这种思想靠拢。建国后的历史图像中这个类别的物质形式也在很多宣传材料中不断被重复强调,五十及六十年代的《人民画报》中的各种基建图像便是这次研究项目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图像中反复出现的阴影衬托下的庞大基建结构,以及人的身体和凝视作为基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展现了与通常人们认为基建理应代表的工具理性的反面:基建正在制造,而非驱散魅惑。 如果说基建的“魅”在汉语中隐含一种幽魂式的延续,英语中的enchantment则直指礼赞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赞歌。为基建而创作的旋律和音乐不断重复同一个主题、被吟唱,听者的身体被它们挑动。而另一方面,正如我们一半戏谑地使用了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的经典文本《阴翳礼赞》作为项目的标题,项目中的声音念白企图混淆历史、美学、政治和声音符号的界限,也巧合的映衬了我们对于阴影建筑的兴趣。[3]简单的讲,这是一次对于基础建设的政治和诗学的摸索[4]。 参考文献
1. Susan Leigh Star, “The Ethnography of Infrastructure,”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November 1999 vol. 43 no.3, 377-391.
2. 賀照田, “當中國深入世界…” 《當中國深入世界 – 东亚视角下的『中国崛起』》, 鈴木將久編, 亞際書院, 2016.
3. Ravi Sunduram, “Post post-colonial Sensory Infrastructure,” e-flux Journal 64.
4. Brian Larkin,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Infrastruc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42: 327-343, 2013. 座谈会
10月30日, 4-6点,META项目空间庭院
发言人: 潘律、王博、周昕、蒋洪生、李巨川
主持: 元雅静 项目人员简历
潘律,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潘律是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跨文化研究硕士和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她曾在柏林科技大学(2008-2009)和哈佛燕京学社(2011-2012)担任访问学者,并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担任驻场研究员(2016)。她是两本英语专著 In Visible Palimpsest: Memory, Space and Modernity in Berlin and Shanghai (Bern: Peter Lang, 2016) 和Aestheticizing Public Space: Street Visual Politics in East Asian Cities (Bristol and Chicago: Intellec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的作者。她参与创作的作品曾在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客厅』单元展出。她和王博共同执导的影片Traces of an Invisible City於2016年9月进入韩国DMZ纪录片电影节亚洲竞赛单元。2016年底,她將赴德国柏林的 Center for Art and Urbanistics 担任为期二个月的驻场艺术家。 王博,艺术家、电影导演,工作、生活在布鲁克林。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海双年展、广州时代美术馆、亚洲协会德州中心、韩国非军事区纪录片电影节、德国历史博物馆等一系列机构展出或放映。同时他也是2016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当代艺术中心驻留艺术家,2013年罗伯特·佛拉哈迪电影研讨会研究员,以及2014年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成员。他目前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与批判研究系。 周昕,生于苏州,纽约大学电影学系硕士,目前居住在香港和纽约。日常工作包括有关广泛的影像研究和策划,以及亚洲范围内的档案理论、基础建设和替代型艺术实践研究。他曾在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 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 (麻省剑桥), 哈佛电影资料馆 (麻省剑桥),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纽约), 表演车间 (纽约) 和 UnionDocs 纪录艺术中心 (布鲁克林) 策划过系列影像放映系列或公共项目。近期项目是今年五月在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的放映单元《季风、祈祷者和新的路径:印度洋周围的城市伊斯兰》。此前他的文章和访问发表于《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展览图册、《电影评论 Film Comment》、《布鲁克林评论 The Brooklyn Rail》以及《艺术论坛》中文网。他曾担任2014年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客习策展,同时自2016年9月起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副研究员。 座谈嘉宾简介
蒋洪生,1972年生。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批判理论、东亚思想史。撰有《雅克•朗西埃的艺术体制和当代政治艺术观》、《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其不满》、《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乌托邦研究及其“反-反乌托邦主义”》等论文,译有《阿多诺本雅明通信选》、康坦•梅亚苏《阿兰•巴迪欧的历史与事件论》等。 李巨川,1964年生于湖北沙市,1986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1986年至2006年,先后任教于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系和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1990年代开始,以行为、录像、照片和场地装置的形式进行建筑实践,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演讲、教学和展览。现居武汉。 关于META项目空间
META项目空间成立于二零一四年。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只进行非盈利展览项目,并持续推进自二零一五年开始的室内外特定场域的艺术实验项目。装置及影像艺术是我们主要关注的,同时我们也关注研究式艺术项目和组织相应的交流和小型会议。
徐汇区五原路212弄7号
开幕:2016年10月29日6-8点 基建是否需要被赞美?经验上它代表着机械的、理性的、朝向未来的速度。这种功能性的系统如何变成一种美学,为什么需要化身为崇高之物让人民赞美,是这个项目首先的问题。当敬献哈达的西藏平民面向的并不是作为领袖的符号或者是还未被去魅的自然,而是群山中穿过的青藏列车时, 这是一种怎样的自然,还是文化?也许我们是要像唐娜·哈拉维将苔藓地衣都赋予能动性一样来宣称:我们就是基建。 本项目对基建的关注脱离了简单的对于乏味事物的兴趣,也并不执着于基建的可见或不可见。[1]作为一种大型技术系统,基础建设首先提供了生产资料如能源、水或废物的运载通道,更进一步则是当代信息社会的数据流通的物质形式。作为实体的网络结构,它们决定了其中物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近年来以投资基建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开始“深入世界”[2]的阶段性方法,无论是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还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都成为了中国和亚欧大陆上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形成区域贸易的结构基础。 但是本项目还是希望暂且搁置艺术对于与此相关的非物质和推演性现实的着迷,以及当代人类学和媒体研究中对于『新物质主义』的兴趣,而是通过特殊时期的历史图像以及它们在当代的幽魂,来尝试解释物质和能量进入权力结构的变形记。有关基建的论述自然可以参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而我们发现,大量在解放初期生产的官方视觉图像也在向这种思想靠拢。建国后的历史图像中这个类别的物质形式也在很多宣传材料中不断被重复强调,五十及六十年代的《人民画报》中的各种基建图像便是这次研究项目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图像中反复出现的阴影衬托下的庞大基建结构,以及人的身体和凝视作为基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展现了与通常人们认为基建理应代表的工具理性的反面:基建正在制造,而非驱散魅惑。 如果说基建的“魅”在汉语中隐含一种幽魂式的延续,英语中的enchantment则直指礼赞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赞歌。为基建而创作的旋律和音乐不断重复同一个主题、被吟唱,听者的身体被它们挑动。而另一方面,正如我们一半戏谑地使用了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的经典文本《阴翳礼赞》作为项目的标题,项目中的声音念白企图混淆历史、美学、政治和声音符号的界限,也巧合的映衬了我们对于阴影建筑的兴趣。[3]简单的讲,这是一次对于基础建设的政治和诗学的摸索[4]。 参考文献
1. Susan Leigh Star, “The Ethnography of Infrastructure,”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November 1999 vol. 43 no.3, 377-391.
2. 賀照田, “當中國深入世界…” 《當中國深入世界 – 东亚视角下的『中国崛起』》, 鈴木將久編, 亞際書院, 2016.
3. Ravi Sunduram, “Post post-colonial Sensory Infrastructure,” e-flux Journal 64.
4. Brian Larkin,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Infrastruc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42: 327-343, 2013. 座谈会
10月30日, 4-6点,META项目空间庭院
发言人: 潘律、王博、周昕、蒋洪生、李巨川
主持: 元雅静 项目人员简历
潘律,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潘律是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跨文化研究硕士和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她曾在柏林科技大学(2008-2009)和哈佛燕京学社(2011-2012)担任访问学者,并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担任驻场研究员(2016)。她是两本英语专著 In Visible Palimpsest: Memory, Space and Modernity in Berlin and Shanghai (Bern: Peter Lang, 2016) 和Aestheticizing Public Space: Street Visual Politics in East Asian Cities (Bristol and Chicago: Intellec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的作者。她参与创作的作品曾在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客厅』单元展出。她和王博共同执导的影片Traces of an Invisible City於2016年9月进入韩国DMZ纪录片电影节亚洲竞赛单元。2016年底,她將赴德国柏林的 Center for Art and Urbanistics 担任为期二个月的驻场艺术家。 王博,艺术家、电影导演,工作、生活在布鲁克林。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海双年展、广州时代美术馆、亚洲协会德州中心、韩国非军事区纪录片电影节、德国历史博物馆等一系列机构展出或放映。同时他也是2016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当代艺术中心驻留艺术家,2013年罗伯特·佛拉哈迪电影研讨会研究员,以及2014年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成员。他目前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与批判研究系。 周昕,生于苏州,纽约大学电影学系硕士,目前居住在香港和纽约。日常工作包括有关广泛的影像研究和策划,以及亚洲范围内的档案理论、基础建设和替代型艺术实践研究。他曾在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 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 (麻省剑桥), 哈佛电影资料馆 (麻省剑桥),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纽约), 表演车间 (纽约) 和 UnionDocs 纪录艺术中心 (布鲁克林) 策划过系列影像放映系列或公共项目。近期项目是今年五月在波士顿当代艺术中心的放映单元《季风、祈祷者和新的路径:印度洋周围的城市伊斯兰》。此前他的文章和访问发表于《社会工厂: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展览图册、《电影评论 Film Comment》、《布鲁克林评论 The Brooklyn Rail》以及《艺术论坛》中文网。他曾担任2014年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客习策展,同时自2016年9月起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副研究员。 座谈嘉宾简介
蒋洪生,1972年生。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批判理论、东亚思想史。撰有《雅克•朗西埃的艺术体制和当代政治艺术观》、《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其不满》、《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乌托邦研究及其“反-反乌托邦主义”》等论文,译有《阿多诺本雅明通信选》、康坦•梅亚苏《阿兰•巴迪欧的历史与事件论》等。 李巨川,1964年生于湖北沙市,1986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系,1986年至2006年,先后任教于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系和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1990年代开始,以行为、录像、照片和场地装置的形式进行建筑实践,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演讲、教学和展览。现居武汉。 关于META项目空间
META项目空间成立于二零一四年。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只进行非盈利展览项目,并持续推进自二零一五年开始的室内外特定场域的艺术实验项目。装置及影像艺术是我们主要关注的,同时我们也关注研究式艺术项目和组织相应的交流和小型会议。